從大腦排毒到腸腦連結:簡單生活法遠離失智風險🔊
智識之源
探索壓力、飲食與大腦健康的關鍵連結
核心概念:健康的隱形軸線
我們的身心狀態並非各自獨立,而是由一條「腎上腺-腸道-大腦」軸線緊密相連。這個互動流程揭示了長期壓力如何透過生理連鎖反應,最終影響我們的大腦健康。
😩
長期壓力
導致腎上腺皮質醇失衡
🔥
慢性發炎
腸道菌群失衡,引發「腸漏症」
🧠
大腦屏障受損
神經發炎風險增高,影響認知
飲食指南:打造你的健腦餐盤
報告建議以「和食」為基礎的飲食模式來支持身心健康。下方的圖表與卡片,將帶您了解關鍵營養素的來源與功用。
為什麼「和食」最理想?
「和食」強調多樣化的食材、豐富的發酵食品與蔬菜,並以魚類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這種飲食模式能有效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,同時減少發炎性食物的攝取,是維持身心平衡的理想選擇。
蛋白質與脂質
皮質醇、頭髮、皮膚、肌肉、骨骼都由蛋白質與脂質組成。攝取不足不僅全身會出毛病,負責代謝和解毒的肝臟和腎臟也會承受更大負擔。
Omega-3
主要來自魚油 (DHA, EPA),能有效對抗體內發炎、保護血管彈性,是預防動脈硬化與血管性失智症的關鍵營養素。
發酵食品
味噌、納豆等發酵物提供豐富的植物性乳酸菌,能優化腸道菌群生態,強化腸道屏障,從源頭減少體內發炎。
助長發炎的食物:三大元兇
報告特別指出,某些常見食物可能對腸道與免疫系統造成負擔,進而影響腎上腺與大腦。下圖比較了它們的潛在影響力。
精製白砂糖
精製糖會導致血糖飆升,誘發胰島素抵抗,增加體內發炎反應。長期下來,可能影響神經系統,並讓腎上腺持續處於緊繃狀態。
麩質 (小麥製品)
對於麩質敏感的人,攝取小麥製品會引起腸道發炎,破壞腸道屏障,導致「腸漏症」。
酪蛋白 (乳製品)
酪蛋白是乳製品的蛋白質,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過敏原,可能引發慢性發炎,增加腎上腺負擔。
全方位生活實踐
飲食之外,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啟動大腦的自癒力,建立對抗壓力的防護網。
👟
規律運動
改善心血管健康,增加BDNF分泌,有效延緩認知衰退。
🧠
認知訓練
持續學習新技能,挑戰心智活動,提升大腦的「認知儲備」。
💬
社交活動
頻繁社交能活化海馬迴,減緩情緒與記憶功能下降。
😴
優質睡眠
確保充足睡眠,學習放鬆技巧,為大腦提供最佳的修復環境。
